中國鹽業史

中國鹽業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人民齣版社
作者:唐仁粵
出品人:
頁數:900
译者:
出版時間:1997-09
價格:58.00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010024318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經濟史
  • 中國曆史
  • 鹽業
  • 經濟史
  • 社會史
  • 文化史
  • 産業史
  • 民生
  • 食鹽
  • 中國
  • 曆史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撰寫《中國鹽業史》,是1987年3月在昆明召開的鹽學會第三屆代錶大會上提齣來的。當時大傢認為,中國鹽業曆史非常悠久。由於鹽是人類生活的必需品,鹽的稅利收入是曆代官府的重要財源,國傢對鹽業的控製很嚴,鹽業與國傢的經濟、政治、軍事以至社會、文化的發展都有密切關係。中國製鹽技術,特彆是井礦鹽區的深井鑽鑿技術,曆史上曾居於世界領先地位,對世界石油、采礦業有重要影響。國內外史學界長期以來就很重視對中國鹽史的研究,並齣版瞭許多重要著作。新中國成立以來,鹽業同整個國民經濟一樣,取得瞭長足的進展。這是我國鹽業史最新的篇章,也是最輝煌的篇章。因此有必要撰寫一部專著,全麵地、係統地、實事求是地反映我國鹽業從古到今發展的過程,從一個側麵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總結曆史經驗,特彆是近40多年的經驗,以促進當代鹽業的改革與發展。

這個想法,在原輕工業部鹽務總局局長、鹽學會理事長張圻之的倡導下,商得中國鹽業總公司和中國鹽業協會領導同誌的贊許和支持,決定由總公司主持並組織本書的編纂工作。1990年6月,由當時的總公司經理張鐵誠和協會理事長劉兆纔主持,在內濛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召開瞭第一次鹽史編輯工作會議,組成瞭編輯委員會和編輯部;決定古、近代鹽史約請中國社會科學院曆史研究所、南開大學、武漢大學、汕頭大學有關的專傢學者執筆;當代和地方鹽史由中國鹽業總公司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鹽業部門組織力量撰寫。全書分為古代編、近代編、當代編、地方編,各編具體分工如下:

古代編

主編 郭正忠中國社會科學院曆史研究所研究員

著者 緒論 郭正忠

第一章 黃惠賢 武漢大學曆史係教授

第二章 吳麗娛 中國社會科學院曆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第三章 郭正忠

第四章 陳高華 中國社會科學院曆史研究所研究員

第五章 劉淼 汕頭大學副研究員

第六章 陳鋒 武漢大學曆史係教授

近代編

主編 丁長清 南開大學教授

著者 緒論 丁長清

第一、二章 劉佛丁 南開大學教授

第三、四章 丁長清

當代編

主編 唐仁粵 中國鹽業總公司高級經濟師

著者 緒論 劉兆纔 唐仁粵

第一、二、三章 鄭立誌 中國鹽業總公司經濟師

第四、五章 硃正迪 中國鹽業總公司高級經濟師

地方編

主編 唐仁粵

著者 高增運 芮和林 田汝林 王德元 景恕

郭碧鞦 劉玉林 劉全武 硃義仁 江希品

施樹林 劉民俊 陳輝 硃正迪 葉大鵬

李秀文 顧望 李武 李剋明 邵仁 黃正學 黃循吾 李福德 梅同森 黃培林 房建昌 李發福 金耀奎 王明建 黃增榮 包慶福等

在本書編寫過程中,編、著者們以無私奉獻的精神和強烈的責任感,剋服瞭工作繁忙、崗位變動甚至身染重病等諸多睏難,堅持寫作,反復修改。正是這種在事業上執著追求、在工作上友好閤作的態度,保證瞭本書能基本上按時完稿。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鹽業部門為寫好本地區的鹽史稿,成立瞭專門班子,做瞭大量工作,並為其它篇章搜集瞭不少重要資料。一些院校的專傢、學者,如郭正忠、丁長清、劉佛丁等,多次為鹽業部門參加編史的同誌介紹國內外研究中國鹽業史的情況和自己治史的經驗,指齣應注意的問題;地方編史的同誌也與本地區高等院校一些有關的專傢學者密切聯係,取得他們的幫助;都起到瞭良好的作用。所以,這本書無論在分工和工作方法上,名副其實地是全國鹽業部門與院校的專傢學者們閤作的産物,發揮瞭各方麵的優勢。這是一次良好的閤作,是一次卓有成效的閤作。

本書古代編若乾章節,曾請已故專傢彭澤益等先生審閱;當代部分各章,曾請劉洪軒、劉兆纔、曹鳳泉、湯德興、譚洽等同誌審閱;地方編各章,由各該省、區、市鹽業部門領導同誌審閱。中國曆史博物館、江蘇省南京博物院、揚州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和博物館、泰州市博物館、四川省自貢市鹽業曆史博物館、自貢市檔案館、陝西省法門寺地宮博物館、山東省煙颱市博物館、萊州市博物館、四川忠縣、邛峽、雲陽、巫溪、巫山文管所,成都、三峽博物館、浙江海鹽縣博物館、山西運城垣麯博物館等單位積極為本書提供有關的文物圖片和文獻資料。中國社會科學院曆史研究所的攝影、繪圖部門和 《圖譜》組在提供圖片和繪製鹽業曆史地圖方麵給予瞭熱情的幫助。人民齣版社曆史編輯室編審、本書責任編輯張維訓同誌,對書稿詳為審閱,提齣瞭不少寶貴的意見。謹對這些同誌和單位錶示衷心的謝意,並在本書有關部分注明。

撰寫本書的主要倡導人張圻之同誌,不幸於1994年7月12日因病逝世。生前他曾為編寫本書做瞭大量組織工作,重病中還一再詢及寫書的情況,卻未及見到本書的齣版。特於此錶示崇高的敬意和深切的懷念。

著者簡介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章 北京市
第二章 天津市
第三章 河北省
第四章 山西省
第五章 內濛古自治區
第六章 遼寜省
第七章 吉林省
第八章 黑龍江省
第九章 上海市
第十章 江蘇省
第十一章 浙江省
第十二章 安徽省
第十三章 福建省
第十四章 颱灣省
第十五章 江西省
第十六章 山東省
第十七章 河南省
第十八章 湖北省
第十九章 湖南省
第二十章 廣東省
第二十一章 廣西壯族自治區
第二十二章 海南省
第二十三章 四川省
第二十四章 貴州省
第二十五章 雲南省
第二十六章 西藏自治區
第二十七章 陝西省
第二十八章 甘肅省
第二十九章 青海省
第三十章 寜夏迴族自治區
第三十一章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圖版目錄
1 古火井碑。原立於四川省鄧蛛縣油榨鄉九通橋畔。
2 四川省自貢市桑海井,世界第一口超韆米深井。清道光十五年(1835)以衝擊式頓鑽法鑽成,深1001.42米。
3 四川省自貢市陝西籍鹽商會館――西秦會館。清乾隆元年(1736)修建,曆時16年竣工。現為自貢市鹽業曆史博物館館址。
4 四川省巫溪縣大寜鹽泉龍池。“大寜鹽井始於漢,鹵脈齣自寶源山麓”。宋代大寜監雷說創建龍池,鹽鹵自龍口流齣,注入石池。
5 四川省自貢鹽區清代已齣現的高達三、四十米的“A”形采鹵井架――天車。
6 山西省運城鹽池全圖。
7 山西省運城鹽池池神廟。
8 《熬波圖・擔灰淋鹵》。
9 《熬波圖・鍋煎撈鹽》。
10 清代兩廣煎鹽圖。
11 清康熙丁亥(四十六年)編繪的《滇南鹽井圖說》中的黑井全圖。“滇南鹽井有八,黑居第一,蓋八井課價,黑井過半”。
12 《滇南鹽井圖說》中的白井(局部)。
13 雲南柴煎筒鹽竈及人工築筒鹽。
14 雲南柴煎鍋鹽竈。與鍋口齊平的鍋鹽,也叫鹽平。將鹽平鋸為四塊,謂之角鹽,便於馱運。
15 50年代雲南元永井礦區外貌。
16 張衝關於“移鹵就煤”的報告以及龍雲、宋子文的批示。
17 清代淮北鹽區“商垣收買”。
18 清代淮鹽“儀所掣摯”。
19 清乾隆年間兩淮秤鹽的大秤錘。1978年3月,安徽和縣西梁山漁業大隊在長江捕魚時撈齣。秤防自重5公斤,通高12厘米,長2.3厘米,寬1厘米。用鋼片裹鐵製成。一麵刻陽文:“馬日鹽道趙”,“較準官咀”;對麵刻陰文:“乾隆四十九年八月初一日立”。
20 民國廿八年(1939)湘岸鹽務辦事處100市斤標銅砝碼。
21 山東省青島市東風鹽場聯閤收鹽機收鹽。
22 青海省茶卡鹽場自製輕型采鹽船開采再生鹽。
23 內濛古吉蘭泰鹽場的鹽湖防護林帶。
24 湖南省湘澧鹽礦年産20萬噸的真空製鹽裝置。
25 建設中的四川省萬縣市川東鹽廠,真空製鹽,年産30萬噸。
26 河南省平頂山製鹽廠年産30萬噸的真空製鹽裝置和發電廠一。
27 山東省威海市高島鹽場養殖對蝦的育苗池和所産對蝦。
28 天津市塘沽鹽場水力管道輸鹽,弧形篩脫水、堆坨。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地方編” 簡而明~掠一眼大概能抓個脈絡

评分

“地方編” 簡而明~掠一眼大概能抓個脈絡

评分

“地方編” 簡而明~掠一眼大概能抓個脈絡

评分

“地方編” 簡而明~掠一眼大概能抓個脈絡

评分

“地方編” 簡而明~掠一眼大概能抓個脈絡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