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个秋千架上的童年,截然两种的人生旅途,请看张爱玲唯一的弟弟回忆姐弟身世,家庭变故,人世沧桑……-带你走进从未去过的张爱玲世界。关于张爱玲,说到底是关注她和那个时代的命运。有多少我们尚不清楚细节,有多少张迷尚未表达的情愫,有多少张爱无从感慨的滋味……
张子静,1921年生于上海市,圣约翰大学经济系肄业,曾任职中央银行扬州分行、无锡分行,1949年后在上海浦东郊区任小学语文教师及中学英文教师,1968年底自黄楼中学退休。
季季,本名李瑞月,台湾省云林县人,1945年生。1963年省立虎尾女中毕业,放弃大学联考参加救国团文艺写作研究队,获小说组比赛冠军。1964年3月开始专业写作,6月成为第一批皇冠基本作家。专业写作十四年。1988年美国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作家。1978年进入新闻界服务。曾任《联合报》副刊组编辑;《中国时》报副刊组主任兼《人间》副刊主编;时报出版公司副总编辑;《中国时报》主笔。2005年2月自《中国时报》退休。出版小说《属于十七岁的》、《异乡之死》、《拾玉镯》;散文《夜歌》、《摄氏20-25度》;传记文学《我的姐姐张爱玲》(与张子静合著)、《休恋逝水──顾正秋回忆录》等十余册。主编1976年、1979年、1986年、1987年年度小说选(尔雅版);1982年台湾散文选(前卫版)等十余册。
我不能算作是张迷,但我喜欢文字的感觉,喜欢张爱玲写书的那种风格一种惊艳,还有一种冷峻。那一种四处散发的特别的气质由字里行间透出,由不得人不侧目。这是感觉的事情,只能自己体会。因着这种感觉,便觉着张爱玲这个人一定是个很有故事的人,所以,而从四处听来、看来、读来...
评分读这本书完全是为了知道多点点张爱的信息,自我识字来就知道这人了,但到现在才来读她的文章实在是晚,恐怕她这个迷底早就被人揭的差不多了.....呵呵 她说过一句话:好的作家所做的文章就是要让读者觉这些发些的事或人就是作者的本身本人的,当然原话不是这样的,意思大致是这样,所以...
评分读这本书完全是为了知道多点点张爱的信息,自我识字来就知道这人了,但到现在才来读她的文章实在是晚,恐怕她这个迷底早就被人揭的差不多了.....呵呵 她说过一句话:好的作家所做的文章就是要让读者觉这些发些的事或人就是作者的本身本人的,当然原话不是这样的,意思大致是这样,所以...
她弟弟写这样不容易了……
评分内容真实,文字可以。
评分少量家世介绍,更少的张爱父亲母亲后母的经历,大量张子静对张爱小说的解读(也没有讲太多篇,而是几个重点,并且其中最占篇幅的是张爱文章的大段大段文摘)。如果没有那么明显的凑字数,写个精致的小散文,可能会好很多。----片面证明张子静的确没有写文章的才能。这本书也能得到这么多好评,证明对张爱玲好奇心炽的人真是太多了,太着急8gua跟她有关的一切了。。。
评分姑姑开了门,一见我就说:"你姊姊已经走了。"然后把门关上。我走下楼,忍不住哭了起来。街上来来往往都是穿人民装的人。我记得有一次她说这衣服太呆板,她是绝不穿的。或许因为这样,她走了。走到一个她追寻的远方,此生没再回来。
评分我觉得自己是在读张子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