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特網路由技術

因特網路由技術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清華大學齣版社
作者:陶文星
出品人:
頁數:239
译者:
出版時間:1998-12
價格:27.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302027393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路由
  • 互聯網
  • 網絡技術
  • TCP/IP
  • 網絡協議
  • 數據通信
  • 網絡工程
  • 計算機網絡
  • 路由協議
  • 網絡安全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本書從網絡互聯的角度介紹瞭因特網的體係結構和基本協議、內部路由協議、外部路由協議以及路由

技術的最新研究進展。全書在講解各種路由技術和理論的同時,還係統地比較和分析瞭每一種技術和理論

的實用性和局限性。這些路由技術和理論包括:域內路由選擇所用的RIP,OSPF,IS-IS,IGRP和EIGRP;

域間路由選擇所用的EGP,BGP,CIDR以及IDPR;最近正在研究開發的即將在下一代因特網中使用的

多點廣播技術、可移動主機理論和資源預留協議等。這些介紹和分析,對組建園區網、地區網和互聯網,

選擇切實可行的路由協議,可提供極其寶貴的指導作用;全書敘述深入淺齣,風格友好。

本書麵嚮互聯網絡研究和工程技術人員,可為互聯網絡的設計、運行、維護和優化提供參考;本書還

適閤計算機和網絡專業的高年級本科生和研究生,作為網絡課程的參考書。

著者簡介

圖書目錄

目錄
1 因特網路由介紹
1.1 世界範圍的因特網
1.2 因特網的組織結構
1.3 本書簡介
第一部分 體係結構和協議
2 因特網體係結構
2.1 因特網有體係結構嗎
2.2 端到端原則
2.2.1 數據報和虛電路
2.2.2 網絡的可信性
2.2.3 狀態和命運共享
2.2.4 一個意義深遠的論點
2.3 在其它協議之上運行IP
2.3.1 網絡互連
2.3.2 IP與新技術
2.3.3 唯一性地址
2.3.4 其它協議
2.4 連接是一種良性循環
2.4.1 電子函件和因特網
2.4.2 連通性不隻是電子函件
2.4.3 網絡服務提供者之間的閤作
2.4.4 嚴以律己,寬以待人
2.5 因特網體係結構的發展
2.5.1 從DARPA到因特網協會
2.5.2 IETE
2.5.3 粗略一緻性和程序運行代碼
2.6 因特網特徵
3 因特網協議
3.1 運行模式
3.2 因特網地址
3.2.1 地址格式
3.2.2 地址和接口
3.2.3 特殊用途地址
3.3 因特網協議
3.3.1 因特網報頭
3.3.2 優先級和服務類型
3.3.3 分段和重編
3.3.4 IP選項
3.3.5 選項和分組報頭處理
3.4 ICMP
3.4.1 診斷
3.4.2 Ping-――分組網間網探測器
3.4.3 路由跟蹤
3.4.4 時序管理
3.5 發送IP分組
3.5.1 在網上發送分組
3.5.2 發現本地路由器
3.5.3 使用重定嚮
3.5.4 黑洞
3.5.5 若乾考慮
3.6 IP和其相關協議
3.6.1 TCP
3.6.2 UDP
3.6.3 DNS
3.6.4 SNMP
3.7 局域網互連
第二部分 內部路由協議
4 為什麼RIP如此簡單
4.1 路由信息協議
4.2 距離嚮量協議介紹
4.2.1 冷啓動
4.2.2 鏈路中斷怎麼辦
4.2.3 彈跳現象
4.2.4 計數到無窮大
4.2.5 水平分割
4.2.6 觸發更新
4.2.7 若乾算法
4.3 RIP版本1
4.3.1 RIP距離嚮量協議
4.3.2 報文格式
4.3.3 RIP的處理
4.3.4 靜節點
4.3.5 配置與接口
4.4 RIP版本2
4.4.1 格式和兼容性
4.4.2 按子網選擇路由
4.4.3 驗證
4.4.4 選擇域做下一跳
4.4.5 多點廣播
4.5 進一步改進
4.5.1 中止同步
4.5.2 確認更新
4.5.3 支持多重度量製式
4.5.4 環路解析
4.6 簡單性的代價
5 為什麼OSPF如此復雜
5.1 開放式最短路徑優先
5.2 什麼是鏈路狀態路由協議
5.2.1 鏈路狀態數據庫
5.2.2 擴散協議
5.2.3 建立相鄰性
5.2.4 保證網絡圖更新
5.2.5為什麼稱作最短路徑優先
5.3 鏈路狀態協議的優點
5.3.1 迅速,無環路的收斂性
5.3.2 支持多重度量製式
5.3.3 多重路徑
5.3.4 外部路由
5.4 OSPF的設計
5.4.1 區分主機和路由器
5.4.2 廣播型網絡
5.4.3 非廣播型網絡
5.4.4 多區域
5.4.5 末梢區域
5.5 鏈路狀態數據庫
5.5.1 鏈路狀態報頭
5.5.2 路由器鏈路
5.5.3 網絡鏈路
5.5.4 匯總鏈路
5.5.5 外部鏈路
5.5.6 路由的計算
5.6 OSPF裏的協議
5.6.1 公共報頭
5.6.2 Hello協議
5.6.3 交換協議
5.6.4 擴散協議
5.6.5 鏈路狀態記錄的老化
5.7 復雜性和服務
6 其它路由協議
6.1 RIP和OSPF並非孤立
6.2 路由器還是中介係統
6.2.1 ISO,OSI和路徑選擇
6.2.2 IS-IS協議
6.2.3 擴散、老化和交換
6.2.4 綜閤路由選擇
6.2.5 IS-IS=0
6.3 IGRP
6.3.1 組閤度量製式
6.3.2 默認路由的處理
6.3.3 環路檢測
6.3.4 多路徑路由選擇
6.4 增強型IGEP
6.4.1 距離嚮量流派
6.4.2 DUAL算法
6.4.3 擴展IGRP
6.5 挑選路由協議
第三部分 外部路由協議
7 EGP:到全球因特網的第一步
7.1 將因特網分割成自治係統
7.1.1 擴大因特網
7.1.2 自治係統的定義
7.1.3 交換路由信息
7.2 通過EGP交換信息
7.2.1 EGP報文
7.2.2 鄰機探測
7.2.3 鄰機可達性
7.2.4 網絡可達性
7.3 路由、距離和環路
7.3.1 發布目的站點廣告
7.3.2 計算EGP距離
7.3.3 路由錶
7.3.4 拓撲結構設計
7.4 EGP的局限性
7.4.1 避免虛假信息
7.4.2 策略路由
7.4.3 拓撲結構和路由環路
7.4.4 報文大小和分段處理
7.5 BGP的發展
8 90年代的BGP
8.1 路徑嚮量概念
8.1.1 從距離嚮量到路徑嚮量
8.1.2 路徑嚮量和避免環路
8.1.3 路徑屬性,
8.1.4 內部路由和外部路由配對使用
8.2 邊界網關協議
8.2.1 在TCP之上運行
8.2.2 BGP報頭
8.2.3 初始交換
8.2.4 更新
8.2.5 存活特性
8.2.6 錯誤通報
8.3 與IGP同步
8.3.1 正常情況
8.3.2 BGP與EGP聯閤使用
8.3.3 復閤式自治係統
8.4 BGP和策略路由
8.4.1 可接受使用策略
8.4.2 跳到跳模型
8.4.3 偵測矛盾
8.4.4 選擇最佳路徑
8.5 引入CIDR
9 CIDR和路由爆炸
9.1 指數增長
9.2 CIDR和因特網之死
9.2.1 B類地址耗盡
9.2.2 路由錶爆炸
9.2.3 無類地址
9.3 路由錶聚類
9.3.1 協同地址分配
9.3.2 提供者和用戶
9.3.3 是否有必要對地址重新編號
9.4 CIDR和路由協議
9.4.1 從BGP-3到BGP-4
9.4.2 更新BGP協議
9.4.3 對GBP-3和BGP-2怎麼辦
9.4.4 CIDR和IGP
9.5 等待新的IP
10 策略路由
10.1 策略路由的目的
10.2 提供者選擇
10.2.1 地區網所遇到的問題
10.2.2 BGP與“隧道技術”
10.2.3 UNIFY,IDRP和SDRP
10.2.4 源需求路由
10.3 IDPR路由
10.3.1 AS級互聯圖
10.3.2 最短AS路由
10.3.3 用IDPR發送數據分組
10.4 路由策略的未來
第四部分 最新進展
11 多點廣播
11.1 IP多點廣播
11.2 多點廣播的好處
11.2.1 多點廣播和資源發現
11.2.2 傳輸文件
11.2.3 多媒體會議
11.3 多點廣播路由算法
11.3.1 擴散式
11.3.2 生成樹
11.3.3 反嚮路徑轉發
11.3.4 RPF和剪枝
11.3.5 Steiner樹
11.3.6 有核樹
11.4 實驗性多點廣播主乾
11.4.1 組成員關係協議
11.4.2 MBONE
11.4.3 MBONE上的多點廣播路由
11.4.4 教訓和發展演變
11.5 因特網多點廣播標準
11.5.1 OSPF的多點廣播擴充
11.5.2 協議無關多點廣播的密集模式
11.5.3 協議無關多點廣播的稀疏模式
11.6 多點廣播從實驗到實用
12 可移動性
12.1 可移動主機
12.2 可移動IP的目的
12.2.1 便攜式計算機
12.2.2 可移動式計算
12.2.3 多種不同的傳輸技術
12.2.4 網絡的移動
12.2.5 用戶需求
12.3 體係結構術語
12.3.1 基礎模型
12.3.2 基礎模型的需求
12.3.3 在信區間移動
12.3.4 環路和黑洞
12.4 協議和約定
12.4.1 信標協議
12.4.2 注冊過程
12.4.3 通知舊基站
12.5 進一步改善
12.5.1 多穴代理
12.5.2 基站群
12.5.3 消除摺綫路由
12.6 可移動性特徵
13 資源預留
13.1 隊列和延遲
13.1.1 基本服務質量
13.1.2 路由選擇與擁塞
13.1.3 端到端控製
13.1.4 端到端控製的局限
13.2 排隊和調度
13.2.1 公平排隊
13.2.2 權衡公平隊列
13.2.3 共享式鏈路
13.2.4 排列和延遲的理論探討
13.3 預留協議
13.3.1 RSVP原理
13.3.2 會話、流和過濾器
13.3.3 路徑和預留
13.3.4 軟狀態和同步
13.3.5 預留和路由
13.4 需要資源預留嗎
13.4.1 接收方的再同步
13.4.2 壓縮和數據率
13.4.3 檢測網絡
13.4.4 修改壓縮比
13.4.5 預留資源的經濟性
13.5 未來的因特網服務
14 下一代IP
14.1 因特網的生命
14.2 地址耗盡
14.3 準備下一代IP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