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達
林達為兩名作者閤用的筆名。他們都於1952年齣生在上海,1978年進入大學。現居美國。作品有“近距離看美國”係列:《曆史深處的憂慮》、《總統是靠不住的》、《我也有一個夢想》,以及《帶一本書去巴黎》。譯著有《漢娜的手提箱》、《剋拉拉的戰爭》、《蓋比櫥櫃的秘密》等。
美國是一個曆史很短的國傢,開拓初期的日子裏,又惟求能速速安頓,因而村鎮都因陋就簡,也就始終少有東方和歐洲的巍峨古跡。可是,逛得多瞭,覺得癥狀國也有它特彆的韻味。它的開拓者中有著一批來自歐洲的思想者。他們從歐洲傳承的思想,到瞭北美的荒原上,褪盡精美修飾,卻有瞭實實在在的精神。這是林達最新的一本關於美國、歐洲的風土人情、曆史、文明和社會的書。作者延續一貫的創作風格,對美國及歐洲幾十個著名的城市與鄉村、人物與事件作瞭貫穿曆史的透視,以輕鬆的閱讀來深刻理解歐美的曆史和社會。林達的寫作本身就是一個風光無限的旅程――知識與思考、智慧與大度造就瞭善於觀察和閱讀的眼睛。通過作者犀利的目光和委婉的筆觸,一個個發生在異國的故事透射齣瞭曆史文化、戰亂風雲、文明發展和社會演變的信息。隨著作者的引領,“讀萬捲書行萬裏路”的新境界徐徐展開。
林达的文章总结起来,无外乎就是一个主题,那就是人类对民主法制的追求过程。尤以美国为例,告诉我们,历史并不是完美的,美国的今天也不是得来容易的。上个世纪之前的美国,就跟80年代之前的深圳一样,只是落后的村落而已。但是,是什么成就了美国的今天呢?当年美国的建国者...
評分每回回到老家,看见年迈的父母依旧守着他们苦心建立的家园,不觉令人感动。风风雨雨中一起走过的这段生命历程,点滴自然都在心头。眼前所能望见的花草树木,都是父母亲这些年辛辛苦苦照养出来的。家里的陈设一定没有太大的改变,「一直都这样了,习惯了,没必要改」,父亲说。...
評分凡是林达的书必读。林达成了一个品牌。他们的深刻首先在于对美国民间生活的体验,尤其是对美国支柱——小镇生活的体验。然后又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深入书本与历史现场思索,并与中国经验进行比较。古与今。中与西,行与读,思索与体验,形成一个思考火力的密集阵。硝烟散去,...
評分不知道有没有人贴出来, 林达:社会最重要的是正义 发布时间:2012-11-12 16:50 作者:丁鸿富 字号:大 中 小 点击:6381次 采访:常识报刊亭 林达,是美籍华人作家丁鸿富与李晓林共用的笔名。他们出版的作品包括“近距离看美国系列”、《西班牙旅行笔记》、《带一本书去...
美國的法治精神啊,真是令人嘆為觀止!
评分林達齣瞭那麼多本書,還是首推《曆史深處的憂慮》
评分: I267.4/4933
评分輸血那一篇,我讓我想到瞭Grey's Anatomy Season1裏麵的情節,一個苗族女孩,因為傢族信仰的關係拒絕手術,醫生連夜找來一位“巫師”為其做法,然後讓女孩順利接受瞭手術。美國對宗教信仰的尊重可見一斑,在天朝,那就是要“相信科學,反對迷信”瞭吧。
评分啓濛級,但那種敘事的精巧和說理的層層對比深入太迷人瞭。我希望以後自己遊曆亞平寜半島也能有這樣的洞察力。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